中外食品业交流第一媒体平台 联系我们 寻求报道 在线投稿

食品安全

美欧食品安全历程带给我们的信心支持

发布时间:2020-12-16来源:《中外食品》杂志 访问人数:1448
20世纪初,美国有一位名叫厄普顿·辛克莱(UptonSinclair)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名震全美。他最为人知的乃是作为记者创作的小说《屠场》(TheJungle)。这部小说是基于作者对芝加哥的屠宰场暗访完成的。小说讲述了一对立陶宛夫妇怀揣美国梦移民到美国的故事,揭露了大企业对工人的压榨和芝加哥屠宰场的不卫生状况,如流水线上的产业工人们在环境恶劣的屠宰场工作,病死动物肉被做成香肠等。这部小说对食品生产肮脏不堪的现场描写后来甚至惊动了美国总统罗斯福,他立即要求派人去检查。
实际上,罗斯福在此之前的美西战争中,就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尝到苦头。1898年美西战争时期,罗斯福组织的骑兵队在古巴战场上,不少士兵因为吃了美国国内供应的变质肉罐头而上吐下泻,数千名美国士兵病倒,造成非战斗性减员。《屠场》出版后,在罗斯福的努力下,美国于1906年通过了《联邦肉品检查法》(FederalMeatInspectionAct)及《纯净食品与药品法》(PureFoodandDrugAct),食品卫生成为立法关键词。后来还组建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有意思的是,在20世纪末,欧洲发生了举世震惊的疯牛病。与美国20世纪初食品安全危机相似的是,这一疾病的根源也是在肉制品上。疯牛病首次在英国被发现并报道,后波及法国、爱尔兰、加拿大、丹麦、葡萄牙、瑞士及世界各地。如果说辛克莱笔下的美国食品安全事件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打击(因为并未有导致人员伤亡问题的报道),而欧洲的这场瘟疫让人们真切感受到食品安全问题是可以“传染”的。后来发现,疯牛病可能与喂食动物骨粉有关。这一事件直接导致欧盟食品安全立法的改革,动物饲料和人吃的食品成为立法的关键词,一起被纳入欧盟的食品安全法中。此后不久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成立。
在本世纪初,我国发生了“三鹿奶粉事件”。与上述欧美两次事件相似,这也是一起人为事件。不法分子在牛奶中人为添加了三聚氰胺。“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与美国上世纪初大工业阶段有些相似。这一事件发生后,西方媒体大肆渲染,使得很多与我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对我国的食品安全说三道四。这与英国上世纪末因为疯牛病而体验到的遭遇十分相似。“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食品安全法》草案做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修订,此后组建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
在20世纪初的美国,欧洲移民涌入及本土的工业文明高速发展,带来政府腐败和由此衍生的社会问题包括食品安全问题,美国通过较为温和的渐进式改革达到食品安全的良治。而在欧洲人看来,疯牛病事件最核心的问题是风险评估不独立,此后进行改革,新成立的欧洲食品安全局则尽心去做好风险评估。
诚如有人所言,忘记过去等于背叛,回忆过去是为了不重复过去。我国现阶段的严峻食品安全问题,和美国上世纪的食品安全问题背后的社会原因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带来的衍生性社会问题。美国上世纪的食品安全治理历史进程对我国的一个启发就是对食品安全治理要有信心。历史证明,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呈现大国一致,也就是说,美欧有的,中国也可能会有。
版权所有:《中外食品工业》杂志社 电话:010-67091556 京ICP备1506295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48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聚艺科技
关注公众号
润滑油 激光喷码机 模温机 保镖公司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