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餐是固定群体固定时间地点用餐模式,相关数据现实,中国团餐市场的受众近7亿人。从学龄前的儿童到高校的大学生,从流水线上的工人到写字楼里的白领,从企业职员到政府公务员,全部涵盖。除了节假日,几乎每天每餐都有团餐服务在发生。
覆盖企事业单位,工厂工地到学校医院,街边档口等众多渠道场景,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团餐细分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01 办公室定制化团餐兴起
办公室定制化团餐的客户多数是金融、科技、服务型公司,它们以人为企业增长的驱动力,为了保证工作效率,减少员工外出用餐时间,提升员工归属感,都会为员工提供两餐至四餐的工作餐福利,餐标大多在20元以上。
办公室定制化团餐的特点是餐标高,对食品安全、产品丰富度、多样性上要求高,菜品如果不经常调剂,长期食用,很容易厌倦。市面上任何一家团餐公司都很难充分满足这样的需求,最好的办法就是整合,而涉及配餐等专业性问题,非企业后勤部门所擅长,想要做好也会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因此企业通常是外包给专业团体来代替管理执行,团餐平台赢得订单的关键在于提供好的服务和体验,而不是简单的撮合,具体流程如下:
来源 Web
团餐平台整合周边三公里社餐门店,制定好供应流程,为订餐公司提供有计划性、可选择的餐饮配送服务,并配有驻场经理进行品控全流程把关,现场分餐、收残服务都亲历亲为,及时了解和掌握客户需求与反馈意见。团餐平台赚的是配送和驻场服务费用,并有驻场经理这个第一把关和责任人为服务品质负责。
办公室用餐市场目还处于供小于求得现状,根据中国烹饪协会数据,当前全国有规模在册的团餐公司仅7000多家,这其中,绝大多数是以经营传统食堂项目为主,切入办公室定制化团餐的企业寥寥可数。
02 办公楼宇园区团膳热餐走红
入驻楼宇和办公园区的公司,一般规模不是很大,不可能建食堂供餐或找个阿姨煮餐。办公室定制化团餐的门槛高,仅能匹配部分科技、金融和服务企业的需求。大多数打工族的用餐仍然依靠外卖和楼宇底商餐饮来解决,在办公楼宇和园区,高性价比的团膳热餐供应仍是主流。
智联招聘发布的《2019年白领生活状况调研报告》数据显示,超6成白领的午餐费用控制在20元以内,其次是21-30元的,占比27.64%。上海市消保委也做过一轮上海市白领午餐调查,每顿花费基本都在20元以下。与此同时,有高达85.89%的白领关注午餐营养情况和食品安全。
目前办公楼宇和园区的团膳热餐供应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便利店热餐模式,一种是壹柜通一人壹柜一食堂的5平米档口供餐模式,都具备高效率出餐、就近供应、食品级安全保障等多重发展优势。
03 校园营养餐走向标准化的集体配送
2019年,校餐新政《关于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颁布,《意见》明确中小学、幼儿园供餐不再允许外包经营,要自主经营。
这预示着学校承包食堂市场会受到空前挤压,传统的现炒现做的团餐模式将要走到终点,校餐企业经营模式转变迫在眉睫。另对于没有食堂,没有自主供餐能力的校方,想要快速解决就餐问题的选择,只有央厨供应,集中配送。
来源 Web
04 社区养老保障用餐前景广阔
依照国家对于解决养老问题“9073”的举措,未来超过97%的中国老年人,要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这背后将有着巨大的集中供餐缺口所带来的市场机会。
校园营养餐和社区养老保障用餐通过央厨供应,集体配送来实现,是目前的两大发展趋势,作为教育和民生保障工程,由地方政府主导落地。有能力实现央视厨供应和资源对接的团餐企业是一大利好,但是对于传统的团餐企业则是挑战。
05 基建大潮下推广可移动工点食堂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为城市的建设、发展贡献着力量。但是就餐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民工。大部分农民工的午餐基本在工地附近解决。遇到恶劣天气摊主不出摊时,农民工的就餐就没了着落。人大代表提案建议有关部门将便民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农民工群体,将食堂服务以流动餐车的形式延伸至工地,让农民工吃上味美价廉的饭菜。
06 团餐社餐融合发展
目前,团餐与社会餐饮的供餐模式正在互相融合,品牌餐饮进入团餐领域也逐渐多起来,华为的食堂内不仅有潘多拉、东旭等团餐供应商,也进驻了云海肴、大弗兰、探炉、秦筷等知名社会餐饮品牌。团餐行业“一品多牌”、“多品多牌”的拓展路径逐渐清晰。
疫情之前团餐平台模式一直被业内专家称为“小团餐”,主要对象是写字楼的白领,满足小范围的市场需求;学生食堂大都是“亲戚式”的承包模式,几乎没有一家企业能承包整个省市的食堂。我国团餐整体呈现分散经营,集中化程度低,规模化公司少,市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企业深耕团餐细分领域或将创造出新蓝海。
部分内容有删减。来源:壹柜智能科技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的内容转载自网络媒体,目的在于传播信息。如果侵犯到作者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