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饮料的“功能童话”
发布时间:2020-12-16来源:《中外食品》杂志 访问人数:1253
走进超市的饮料区,各种功能性饮料几乎占据货架“半壁江山”,包括营养素饮料、维他命水、植物蛋白饮料、五谷杂粮类饮料等等。从外包装来看,这些功能性饮料均强调“健康”概念,宣称可迅速补充人体必需的养分从而达到提神醒脑的作用。而部分功能性饮料的配料表中白砂糖居然“占领”了配方表的前列位置。另外,维生素C、维生素B、氯化钠、硫酸镁等食品添加剂也在配方表之中。例如,一款水蜜桃口味的维生素水配料表为:水、白砂糖、苹果汁、食用香精、食品添加剂(柠檬酸、维生素C、冰醋酸、蔗糖素、抗氧化剂386)、烟酰胺、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另一款号称“水分+维生素+微量矿物质”三合一补给功能水的配料表上则多了一些矿物质元素,如氯化钠、硫酸镁、葡萄糖酸锌等。
除了提神之外,一些功能性饮料还打出了“补充胶原蛋白”的招牌。在宿州路一家超市内,促销员正在推销一款标榜“补充胶原蛋白”的功能性饮料。相比普通饮料几元钱的售价,该饮料售价高达数十元:一盒10瓶标价298元。超市导购拍着胸脯保证:“喝完一盒,皮肤就会得到全新的改善。”记者注意到,这类饮料通常放在保健品货架上,外观看上去与口服液有几分相似。
青少年是消费主力人群
“累了、困了,喝××”、“经常用脑,多喝××核桃”……由于功能性饮料在营销策略上主打“健康牌”,不少消费者对这类饮品尤其喜好,青少年成为功能性饮料的购买主力。
这些“功能”真有功能?
功能性饮料之所以能占据软饮市场“半壁江山”,无非因为其通过广告宣扬的一些普通饮料不具备的“功能”。这些“功能”真的属实吗?它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查阅发现,大部分的功能性饮料并未通过任何保健食品审核,“功能”多半属于企业自封的。标榜“补充胶原蛋白”的饮品,其宣称添加了1300毫克“阿拉斯加极致胶原”,“可以美容、可以保护关节”。然而,在相关部门网站并未查到这些饮品的登记信息。这意味,不少标榜健康的功能性饮料并不具备宣传功效,只是普通饮料。据了解,每一款保健食品在申报过程中,国家都有严格的要求,要经过各项实验、检验后才能认定其功能。
如果是通过保健食品审核的饮料,在产品包装上都有一个类似蓝色草帽图案的标志,上面写有“保健食品”且标有“卫食健字第×号”等字样。然而目前市场销售的功能性饮料中,只有少数几种戴上了“蓝帽子”,其他功能饮料仅归类为普通食品。
据了解,软饮料分类标准中并没有功能性饮料,只有特殊用途饮料,包括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饮料等。除运动饮料具有相关部门制定的技术标准外,国内尚无针对功能性饮料制定的相关行业标准。
专家提醒 多饮有害无益
“所谓的功能饮料,不外乎是添加有维生素、矿物质、牛磺酸、咖啡因等成分,不少宣传的功能都是商家炒作的概念。”专家称,功能饮料属于食字号商品,只起到常规营养元素补充作用,没什么特别功效。“其所含的成分在正常饮食里都有,以一般人群的运动量,通过正常饮食摄取的营养素已经足够消耗,无须额外补充。多摄入的营养元素,也会随尿液等排出体外。”
据工作人员介绍,一些特殊人群并不适宜饮用功能性饮料,而正常人过量饮用还会有损健康。“儿童大脑稳定性不太好,老年人易发心脑血管疾病,一些含有咖啡因等刺激中枢神经成分的功能饮料,老人、儿童均不宜饮用。即使是普通人,长期饮用含多种添加剂的功能饮料,也会给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特别是含有咖啡因的提神饮料,偶尔饮用尚无大碍,经常饮用可能会导致人体胃肠不适、神经紧张、焦躁失眠等。”(来自网络)